English

充满活力的朝阳事业

1999-07-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崔志坚 我有话说

一轮红日,从海面上喷薄欲出,生机勃勃,活力无限。走进黄河科技学院,发现这所名闻遐迩的民办大学,亦如校徽上的朝阳图,充满生机和活力。十五年发展壮大,有量变更有质的飞跃,深深扎根于改革开放的肥沃土壤,黄河科技学院已经成为一所多层次、综合性、开放型现代化大学。充满活力的朝阳事业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关注的目光。

质量兴教: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前不久,今年国家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成绩揭晓,黄河科技学院普招学生的一次通过率再次名列河南省高校前茅。该校学历文凭考试合格率已经连续三次位居全省第一,成人高招录取率连续四次位居全省第一。高质量是黄河科技学院最具吸引力的魅力之一,如今,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汉、满、苗、回、藏、壮、纳西、维吾尔等40多个民族、近万名学子慕名投在她的怀抱里。

培养既有文凭又有水平的学生,是黄河科技学院孜孜不倦的追求,从起点到辉煌,艰辛与喜悦,曲折与成功,交织着十五年色彩斑斓的发展道路,其中永不褪色的就是:质量兴教,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十五年前的那个秋天,一个又一个希望通过自学考试得到一张大学文凭的人,循着一张张招生启示,走进了黄河科技学院创办者举办的自考辅导班,他们中小的十七八岁,大的五十多岁。那时,河南省刚刚举办首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许许多多的人满怀信心进考场,灰心丧气出考场,自学考试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下来的多,能过去的少。面对巨大的压力,创办人知难而进,借来了教室,择优请来高等院校的教师,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想尽办法提高教学质量,就像耙地一样,正着耙,反着耙,斜着耙,让学生把课本全都吃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已经增加到217名的学员,在两个专业五门课的自学考试中平均合格率87%;全省学科前三名21位,该校学员占了16个。黄河科技学院教学质量高、信誉好的消息见诸报端,这消息轰动了河南省会郑州,在全省迅速传开,越来越多的人闻讯赶来,第二学期学员达到2000名,第四学期急剧增到5000名。在这种好局面的鼓舞下,黄河科技学院开拓进取,顺应新的改革形势适时实施重点转移,从文科向理工转移,专业由最初的两个发展到16个,生源由城市扩大到广阔的农村,办学形式由业余制转向全日制。

事业快速发展了,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教学质量工作时刻没放松。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行了奖学金制度,凡参加高教自考有一门获全市前三名,分别奖励300元、200元、100元。郭爱民同学曾经在三个学期共获奖学金1350元,而当时的学费每年才400元。同时还引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强化教学质量体系。学校制定明确的目标、任务,先分解到各部门,再分解到人,各部门、各人都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实行逐级承包责任制,并辅以完善的反馈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确保了教学的高质量。该校毕业生占河南省高教自考优秀毕业生的比例连续多年位居第一。

质量兴教,使黄河科技学院走上了良性扩张的道路,在全国民办高校中脱颖而出。诞生于改革大潮的黄河科技学院勇立潮头,大胆革除旧教育模式的弊端,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积极不断探索民办高校高质量教学的道路,率先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对教师一律实行聘任制,并注重实际教学水平的考核。即便在原单位是一般的教师,在这里只要教学成绩突出也一样可以享受副教授甚至教授的待遇。教学成绩平庸即便在原单位职称再高,他们也不聘用。为聘到有真才实学的优秀教师,学校设立了“伯乐奖”,凡为学校推荐一名优秀教师或工作人员,均能获得一份奖励。经过反复筛选和优胜劣汰,现在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在1200多名专兼职教师中,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70%以上。

从一招一式逐步发展到一整套有效的机制、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师资队伍,黄河科技学院质量兴教,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开拓进取,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高质量,是市场馈赠给他们的金牌。

一专多能:培养复合型人才

大学毕业生分配就业难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而高招时第四批录取的黄河科技学院学生,毕业后“畅销不衰”。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黄河科技学院很早便开始了培养复合型学生,根据社会发展、市场变化不断完善素质教育,学生毕业后一张毕业证,几种技术证书,一专多能。

培养复合型学生,在黄河科技学院可以追溯到创业初期。那时,学校虽然收费不高,学员一门课交20元,可学校不吝惜为学员花钱,不但请高水平的老师,每门课的学时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而且还特意为学生“加餐”。会计班按国家规定没有珠算课,学院加开了76学时的珠算课,中文班也增开了书法、摄影、采访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从黄河科技学院出来的“多面手”学生,95%安排到了国有企事业单位。后来,根据劳动人事部门、人才交流中心、乡镇企业局以及有关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当时河南省开设的自考专业不能满足社会急需,同时发现仅自考开设的课程也还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黄河科技学院主动开设了一些社会急需专业,如:国际贸易、金融会计、计算机应用、公共关系、实用美术等,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增加了新兴学科和实用性课程,在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也特别重视。是发展所迫,是竞争使然,现在大家都已熟悉的这些做法,黄河科技学院早早地抢在了前边。曾经有一年,学校竟欠用人单位200多名毕业生。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以她独特的魅力,让黄河科技学院成为全国各地众多求学者圆梦的地方。

培养一专多能学生的道路越走越宽。经国家教委批准,1994年春天,黄河科技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抓住机遇,加快科、工、贸一体化教育集团的发展步伐,拓宽以学养学的路子,改善培养学生技能的培训条件,建成了网络计算机中心、实验中心、语音中心、闭路电视,每个班配一部彩色电视,还设立了全国计算机等级直属考点、全国英语四、六级直属考点、建筑装饰预算员证书考点、会计岗位证书考点、全国信息应用技术培训部等专业和考试、发证机构,并且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名牌院校结为友好学校,实行互派留学生等多项合作。

如今,占地500余亩的新校园已是绿树成荫、美丽如画,昔日的“小船”已经壮大为“航母”。黄河科技学院不仅摸索出了以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办学宗旨,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调整招生规模、专业及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开放型现代人才的办学道路,而且形成了以外经商贸和工程技术类专业学历教育为主体向各类高等职业技术辐射的专业设置优势。该校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路子也越走越活,就像一个企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一样,时刻把握市场的脉搏,给学生的“加餐”都是市场上的“时髦货”,如电脑绘画设计、审计、会话英语等。专业设置发展到了与市场变化同步。例如,该校的外语专业,实行定专业不定方向的培养方案,厚基础专业培养,最后一学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方向培养,或是旅游英语,或是外贸英语,或是国际金融英语,“以销定产”。对本校毕业生实行终生就业服务,为了给毕业生创造便利的就业条件,经河南省人事厅批准,黄河科技学院还在校内设立了中原人才市场分市场,这所唯一设在高校内的人才市场,每周日进行一次人才交流,吸引了省内外560多家用人单位前来招纳人才。截止目前,黄河科技学院先后为国家培养出20000多名高教本、专科毕业生和21000多名社会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学校被郑州市教委评为“示范性学校”,用人单位称赞该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自信自强自立:蓬勃向上的文化精神

6月13日,又有41名黄河科技学院学生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奋发向上,在校内蔚然成风。全省100多所高等院校,第一批评出7所“河南省文明学校”,该校名列其中;仅两所高校的档案管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该校是其中之一;该校党委自1997年成立以来,年年被评为优秀党委。文明有序,蓬勃向上,黄河科技学院处处洋溢着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自信、自强、自立的社会主义新人,已经是黄河科技学院的一大特色。

民办大学困难多,学生的思想问题也比较复杂。全日制招的在校生有普通高招、成人高招、学历文凭考试生,其中学历文凭考试生招的大都是高考落榜生,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合格人才?黄河科技学院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前头,“榜上无名,脚下有路”、“走过天,走过地,走出的是自己”、“新鲜的家,新鲜的你”,这些富有情感的标语口号,与教师员工体贴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起唤醒了新生的自信。在许多高校被当做例行公事的开学典礼,在黄河科技学院成为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重要一环,集体宣誓后,鼓励新生上台演讲。一位刚入校的女生登台讲的一番话至今令人难忘:是黄河科技学院把我从绝望中拯救出来,是老师们重新点燃了我青春的火焰,我垂下的头,又抬了起来。当时台上台下师生共同唱起了“我是一棵无名小草”,在场的人无不为这洋溢着团结、奋发向上精神的场面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在黄河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复合型、开放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德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灵魂。学校党、团组织健全,政工人员和班主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学校专门设了德育教研室,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开放式的德育教育。教育形式多样化:“看”,看适合思想教育的录像带;“听”,听典型先进人物报告;“参观”,参观校内外的先进单位、先进事迹展览。党的关怀、人民的期望、光荣的革命传统,无时无刻不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他们还通过军训、升国旗仪式、学雷锋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体育比赛、艺术节、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与学的矛盾,在黄河科技学院通过开展思想教育融入浓浓的师生情,形成了和谐与统一而冰释。教师反复研究教学方法的同时,也研究学生学习的困难和问题,还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并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大难”,变成了“大家欢”。

从鸭绿江畔到青藏高原,从西南边陲到天山脚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学者,往往是被黄河科技学院的办学的高质量所吸引,又为黄河科技学院精神所感动。自信、自强、自立,黄河科技学院的“家史”,校长胡大白的奋斗历程和她对学生慈母般的关怀,是黄河科技学院学生汲取精神营养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今,从免费接收云南丽江地震灾区的学生就学,到去年免费接收洪涝重灾区湖北荆州等地的14名学生,再到已经连续举办一年半免费培训下岗职工的培训班,这个源泉越来越丰富,时汲时新。一个又一个被其他高校拒之门外的残疾学生,在黄河科技学院找回了自信,在这儿的残疾人学院里编织着自强、自立的五彩梦。来自哈尔滨的耿继涛,双目失明,会弹奏几种乐器,在学校为他举办的独奏音乐会上,他说:“我是个不幸的人,又是个很幸福的人,不幸的是失去了明亮的眼睛,幸福是,在渴望上大学时给胡校长打了一个长途电话,黄河科技学院很快就圆了我的大学梦。我远离家乡,衣衫单薄,胡校长又把她儿子的毛衣连同母亲般的爱,毫不保留地给了我。我怀着感激的心情,想叫一声,校长妈妈!”这是发自心灵的呼唤,这也是千万名学子对母校的心声。

这里是心灵成长的沃野,是锤炼钢铁的熔炉,是走向成功的摇篮,黄科大,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充满活力的朝阳事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